近日,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80岁高龄女性患者实施肾动脉狭窄合并髂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这是我院首例此类复杂血管联合介入手术,不仅为患者解除了顽疾,更标志着附属医院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实现新突破,医疗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该患者患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平稳。然而近一周,患者突然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血压急剧升高至230/123mmHg,常规降压药物及院外联合用药均无法有效控制。为求进一步治疗,家属将患者紧急送至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术前CTA)
入院时,患者血压高达237/112mmHg,被诊断为“高血压亚急症”,随即转入心血管内科。科室团队首先调整降压方案,但经过4天治疗,患者血压仍未得到理想控制。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崇恒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敏锐察觉病情特殊性,通过详细体格检查,在患者脐左侧偏上区域闻及血管杂音,初步判断可能存在肾动脉狭窄,这或许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的“元凶”。
(术前左侧肾动脉狭窄图片)
(支架术后图片)
为明确诊断,进一步为患者完善肾动脉CTA检查,结果证实其左侧肾动脉管腔重度狭窄,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科全体医师经病例讨论一致认为,唯有通过介入手术解除肾动脉狭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术前积极评估肾动脉介入入路情况,考虑该患者左侧髂内动脉血栓不排除,左侧入路困难;如患者右侧髂动脉狭窄、钙化或走行迂曲,则手术难度显著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入路情况,完善了盆腔CTA检查,结果提示左侧髂总动脉重度狭窄,右侧髂总动脉轻度狭窄。
(术前左侧髂动脉狭窄图片)
(支架术后图片)
心血管团队与介入团队协同作战,为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手术中,医生采用微穿刺针成功穿刺双侧股总动脉并置入动脉鞘管,造影清晰显示右侧髂总动脉口部狭窄60%-70%、腹主动脉下段局部扩张,左侧髂总动脉近段呈线样重度狭窄(99%),左侧肾动脉口部重度狭窄(95%)。在高清影像引导下,团队精准操作,通过球囊逐级加压扩张后,于左侧肾动脉及左侧髂总动脉分别植入支架1枚,右侧髂动脉经球囊扩张后血流明显改善。手术成功开通狭窄血管,恢复了左侧肾脏及双侧髂动脉的正常血流。
(术中图片)
术后效果立竿见影,患者在减少部分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稳定在130/70mmHg左右,恢复至既往正常水平,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完全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此次首例肾动脉狭窄合并左侧髂动脉狭窄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标志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技术实现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更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与专科发展,为创建三甲医院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附属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全面的医疗服务,切实守护区域群众生命健康。
(文图:神经心血管内科|审核:李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