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播种希望、收获硕果的美好时节,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迎来中组部第十一批援藏医疗专家,分别是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李苏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卢新兰教授,将对我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助工作。
【李苏华教授】
中组部第十一批援藏干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大内科副主任。
医疗专长: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0余年,对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包括① 射频/冷冻/脉冲消融治疗各种复杂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房速/房早/室上速/室早/室速等);② 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③ 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④ 迷走神经节消融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广东省保健协会脂肪肝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血管疾病及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员,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使用评审专家。
学术成果:聚集心肌代谢-免疫微环境交互网络在病理性心肌重构中的动态调控机制,系统性构建了基于大型代谢性心血管病患者队列的心肌代谢-免疫-电生理-解剖-功能“五维全景图谱”,揭示了代谢紊乱和免疫重编程驱动病理性心肌重构的分子时钟机制,并据此开发用于代谢性心血管病精准筛查、早期诊断、准确分期、疗效监控和预后判断的新型代谢、免疫靶点。作为领域内活跃的学术创新力量,近年来在Cell Rep Med、Circulation AE、Cardiovasc Diabetol、Heart Rhythm、Clin Transl Med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基金8项。
【卢新兰教授】
中组部第十一批援藏干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医工交叉博士后合作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部副部长兼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美国University of Kentucky访问学者。
医疗专长: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专家。从事消化内科工作13年,对消化系统急危重症、疑难及慢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以消化内镜技术为专业特色,尤其擅长消化道早癌及其他良恶性疾病的内镜下超级微创治疗。
主要学术兼职: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肝病学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肝病专委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食管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会大数据协作组委员。
科学研究:聚焦于肝癌代谢及免疫治疗、消化道早癌、幽门螺杆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
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交通大学校级及院级基金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主持校级新医疗新技术2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主要获奖:陕西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术年会优秀病例大赛三等奖,华夏肝病学联盟“肝内胆汁淤积全国病例征集2019年”西部赛区第一名、全国半决赛第二名和总决赛优秀奖,第三届青年导师杯暨奥林巴斯消化道早癌技能实战大赛陕西赛区西安区域赛个人赛二等奖,免疫学肝病高峰论坛暨陕西省医学会肝病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教师,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
(文图:医务部|审核: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