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33755456 救护车24小时免费接市内住院病人
医院首页

警惕户外露营隐形杀手——正确处理蜱虫叮咬,守护健康防线

发布时间:2024-05-11 浏览次数:0

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家的户外活动明显增多了,皮肤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日,一位患者因大腿根部出现不明小黑点(见图1-1)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此黑点,虽初时无明显不适,却源于患者曾在草丛中嬉戏,担心是蜱虫叮咬所致。经过专业诊断,我院皮肤科医生证实了患者的担忧——这是蜱虫叮咬的痕迹。

(图1-1)

皮肤科医生首先采用75%的酒精轻轻涂抹在蜱虫身上,使其麻痹,进而让蜱虫自行脱落(见图2-1、2-2)。接着,医生碘伏消毒了叮咬部位,以预防感染。

麻痹后的虫体正面 (*50倍)

 

(图2-1)

麻痹后的虫体反面(*50倍)

 

(图2-2)

蜱虫,又被称为“草爬子”,是一种极小的节肢动物寄生物,其体型与火柴棒头相仿。每年春季,这些微小生物便开始活跃,常隐匿于郊外的草丛、树林以及动物身上。因此,无论是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还是耕种,我们都可能在不经意间与它们亲密接触。它们通常选择人体皮肤较薄且不易被挠动的部位寄生,如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

(行皮肤镜检查)

蜱虫最为可怕之处在于其传播疾病的能力。一旦被其叮咬,蜱虫的唾液可能引发周围血管炎,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更为严重的是,若不幸感染虫媒传染病,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可能因多器官衰竭而危及生命。

面对蜱虫,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蜱虫叮咬,切记不可拍打或硬拔。因为这样做可能使蜱虫的口器和头部残留在体内,增加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同时,若不慎捏破蜱虫,其体液也可能传播病毒。正确的做法是:首先用75%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使其麻痹;接着,使用小镊子轻轻夹住蜱虫头部,确保贴近皮肤,然后垂直皮肤方向将其拔出;最后,用碘酒或酒精对被叮咬部位进行消毒。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特别叮嘱患者,若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前往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处理,因为这些可能是蜱虫携带的病毒引起的严重症状。

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请大家务必关注自身安全,防范蜱虫叮咬。

 

科室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汇东路6号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新综合楼2楼皮肤科门诊

咨询电话:029-33752839

(文图:皮肤科|审核:张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