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内窥镜技术,是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较为先进的特色技术。近日,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广东省知名青年脊柱专家、附属医院院长张良明教授带领我院骨科团队为一名患有20年腰椎间盘突出的高龄患者成功实施了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腰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粘连松解术,获得满意效果。此类手术的成功开展,使我院骨科疾病治疗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患者是一名72岁的老年女性,长期受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困扰,同时存在脊柱侧弯、骨质疏松症的情况,曾在多家医院就诊,但保守治疗及小针刀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一个月前,患者症状呈现进行性加重,伴左下肢跛行,行走数分钟后,腰腿痛症状极为明显,且疼痛麻木到夜不能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多方打听,患者一家得知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援藏专家张良明教授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很有经验,当机立断,4月下旬,患者一家来到我院骨科寻求进一步诊断治疗。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在充分术前准备后,张良明教授带领骨科马群莹主任团队及麻醉手术科李友安主任团队为患者顺利完成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腰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粘连松解术,通过一个8mm的小切口,为患者解决了困扰她20年的病痛。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行走自如。
“变化太大了,我现在走路也不跛了,腰也不痛,腿也不麻了。真没想到一个小孔就解决了我这么多年的痛苦,太高兴了!”患者对术后效果非常满意,并为我院骨科的医疗专业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竖起了大拇指。
“椎间孔镜技术加可视环锯下行椎间孔成形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法,通过椎间孔镜的精确引导,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病变部位,并对其进行微创治疗。”据张良明教授介绍,可视环锯结合了可视化技术和环锯工具,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观察到椎间孔的实时画面,从而精确定位病变部位和手术路径。同时,环锯工具的精确切割和成形功能,可以在保持周围组织完整性的同时,对椎间孔进行精确成形。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还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
此外,与传统手术相比,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此类手术,已成为脊柱外科手术微创化的趋势,目前我院骨科在张良明教授的带领下已行此类手术多台,均取得满意效果。下一步,在援藏专家的带领下,我院骨科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为广大患者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科室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汇东路6号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2楼骨科门诊,16楼骨科住院部
咨询电话:029-33752577
【骨科简介】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始创于1958年,是教育部授权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目前设有脊柱、关节、创伤和运动医学4个亚专科小组。骨科秉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以脊柱和关节疾病微创治疗为特色,大力发展脊柱内镜、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等新技术,已成长为微创优势的特色专科。
【专家简介】
张良明,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骨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脊柱外科/大外科 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Visiting Professor
医疗专长:脊柱外科专家,以脊柱微创技术为专业特色,擅长椎间孔镜、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显微镜、椎间盘镜等脊柱微创手术,对于各种类型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柱感染和肿瘤等疾病微创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学术任职与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创学组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专注脊柱微创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项;授权专利10余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5项;在Spine/JNS-spine/中华骨科杂志等骨科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邀编委。
(文图:骨科|审核:张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