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研内容主要分为12个方面,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真正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无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了解实情、把握规律、破解难题、成就事业的金钥匙。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李大钊穿梭于城市、农村、工厂、矿山,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工人的困难和诉求,探寻救国救民之道。毛泽东同志更是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1927年春天,为了回应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质疑,毛泽东对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进行为期32天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都是调查研究的经典成果。194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被确立起来。
“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习近平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把握实情、推动工作的法宝。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走遍了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任职福州,他把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用在到基层调查研究上。在浙江省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他每周至少安排一次调研,“八八战略”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持续实施“八八战略”,浙江才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调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党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组织都行动起来,这是好事情。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调查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没有把握调查研究的实质,缺少真正调查研究的意愿和能力,在实践中学其皮毛,丢其灵魂,使调查研究流于形式,失于实效。
目前调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呼隆式”调查研究。上面有要求,下面有行动;“一窝蜂”“大呼隆”;重在形式,不问结果。调研队伍阵容庞大,前呼后拥,气场十足,热闹非凡,却不管调查研究的车轮“白耗油”“空转圈”。二是“走秀式”调查研究。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事先编排好脚本,设计好路线,走马观花看盆景,装模作样听汇报。走过场,拍影像,上镜头,露脸面。目的性强,重在表演。三是“伸手式”调查研究。官僚主义作祟,美其名曰“忙”,实则懒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忙着享清福、躲清闲,当甩手掌柜,层层发包调研任务,一级一级伸手要材料,导致最基层的笔杆子“磨秃了笔”“熬白了头”。四是“指导式”调查研究。“懂王”作风,自信满满,变调查研究为工作督导,提要求,下指示,指手画脚,指点江山。
这样的调查研究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一是扰基层。个别地方遭遇“扎堆式”调研,正常工作被打乱。二是增负担。有些调研层层陪同,下到基层已是大队人马,地方政府迎来送往,负担沉重。三是伤群众。田垄成为秀场,车间权作舞台,群众备受其扰。四是损形象。调研队伍的形象就是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损害了党群关系,削弱了政府公信力。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千条万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没有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理应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查研究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就是因为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出现了偏差和问题。
真正把调查研究抓实抓好
在前进征程上,我们会遇到各类风险挑战。只有真正把调查研究抓实抓好,才能破解难题,行稳致远。
选好题目。围绕什么选题开展调研非常重要。题目从哪里来?从实践中、工作中、群众呼声中来。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只有做足功课,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听清楚时代声音,选好调研题目。譬如在人口发展出现拐点的时间节点,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努力走出人口大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这条路子怎么走?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就业等相关问题。
精准调查。调查不等于普查。要想使调查有良好效果,真正达到摸清实情的目的,就需要开展精准调查。调查对象的选择必须坚持好、中、差相结合,以确保调查具有代表性。对“好”的地方调查有助于发现和提炼先进经验,对“中”的地方调查有助于掌握一般性情况,对“差”的地方调查有助于捕捉现实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坚持系统观念,综合分析研究,才能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作风务实。在调查研究中,作风是关键性因素。有什么样的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党性问题。作风不实,调查研究就会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浮于表面。要牢牢把握这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学原文悟原理中增强党性修养,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调查研究做到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努力收到“察实情、谋实策”的效果。
长期跟踪。调查研究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策。时代变动不居,实践日新月异,前进道路上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建立常态化的调查研究机制,培育跟踪调查研究的习惯,形成持续调查研究的作风。要坚持“蹲点式”调研,选好题、找准点,建立经常性联系,开展长期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要用好“解剖麻雀”的调研方法,做到小中见大、举一反三,从具体调查对象中发现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